2019年1月5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研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铠,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永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沈倍奋,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复旦大学教授王宾,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陈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阮力,国药中生生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谢贵林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从创新性EV71疫苗研发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入手,聚焦EV71感染致病机制及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等世界科技前沿的难点问题,国际上首次创建了EV71感染恒河猴婴猴和小鼠-乳鼠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开展病毒感染生物学和疫苗学评价相关的系统研究,排除了国际上认为EV71感染病理过程与机体免疫病理反应相关的假说,为国家批准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基于对EV71在中国的流行特征研究,首次整合全...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8
浏览次数:32
2019年1月12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基于云南地方猪种的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李德发,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教授黄路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潘玉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学伟,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教授刘作华,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会研究员徐宝明组成。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云南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处长杨生超出席会议。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云腿加工和优质猪肉需求,系统评价了云南地方猪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以大河猪为基础培育了大河乌猪新品种,以撒坝猪为基础育成了我国首个纯地方猪专门化品系配套而成的猪配套系(滇撒猪配套系),创新了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的模式。阐明了云南地方猪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糖、脂、能量代谢的机理,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营养调控机制,创建了保障生长、胴体性能和肉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研发了以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为主体的3个猪用预混料,可替代饲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保证猪肉品质安...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2
浏览次数:42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9年1月8日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发证书。其中,通过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评价的清华大学、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4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科合创评价的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情况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荣誉,设立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矢志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知识、鼓励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要求,中科合创出具的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报告》是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要佐证材料,为科技创新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的不断涌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悉,中科合创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机构,是工信部认定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家军民融合科技评估机构,是北京市经信委认定的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与公安部科技信息所联合开展全国公安系统和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科技成果评价的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与科技部有关部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了《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国家标准》、《科技...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9
浏览次数:71
2018年12月16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成都理工大学牵头完成的“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粘度时变浆材创制与岩土体加固修复关键技术”、“四川盆地红层滑坡研究”、“攀枝花矿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生态修复集成技术”4个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工程师多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吴丰昌,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李锡堤,长安大学教授彭建兵,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研究员殷跃平,东北大学教授冯夏庭,南京大学教授施斌,吉林大学教授陈剑平,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宋胜武等组成。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刘清友等参加会议。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1)“西部山区大型滑坡潜在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依托973计划等项目,通过十余年协同攻关,创新滑坡成因分类方案、建立了考虑关键致灾因子的新的滑坡分类体系及三维识别图谱,深入揭示了几类典型滑坡致灾机理,建立了多层次多手段有机融合的重大滑坡隐患“普查→详查→核查”的三查体系,查明...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6
浏览次数:76
2018年12月15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完成的“宇航空间机构的悬吊法微低重力模拟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周志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嫦娥三号、嫦娥四号、首次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研究员贾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空间站大机械臂总设计师、研究员胡成威,清华大学教授褚福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殿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马飞等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邓宗全及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晓宁出席会议。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建立了多自由度宇航空间机构的场-力等效转换理论模型,提出了“单吊索恒拉力+转矩补偿”的星球车整车三维低重力模拟方法、“多吊索恒拉力”的空间机械臂三维微重力模拟方法,为实现宇航空间机构的悬吊法微低重力模拟奠定了理论基础。发明了一类具有三自由度质心随动功能的补偿力施加机构,解决了无法向航天器内部施加补偿力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试验对象三自由度姿态变化带来的质心位置随动问题,...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5
浏览次数:62
2017年3月17日,京石技术转移协同创新座谈会暨河北中科合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石家庄科技大市场举行。北京市科委委员王建新、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郭玉明、石家庄市副市长蒋文红参加座谈,并为河北中科合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揭牌。这是继2016年7月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石家庄工作站、北京技术市场石家庄服务平台(简称:一站一台)授牌成立以来,京石科技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王建新表示,北京市科委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创新,石家庄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和创新需求。2015年,北京市科委联合河北省科技厅、石家庄市政府共同支持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建设、正定数字媒体技术平台建设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京石现代农业领域科技合作平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7月,京石一站一台授牌仪式在北京市科委举行,随后,京石一站一台在石家庄大市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简称:中科合创)也顺利入驻石家庄科技大市场。 自2016年8月入驻石家庄大市场以来,中科合创共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价及咨询工作16项;举办科技政策宣讲类培训,从业者培训,财税、法律类培训等活动共计110余场;与邯郸市科技局,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局,保定市科技局,赞皇经济开发区等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更好地在河北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中科合创与石家庄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5
浏览次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