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水稻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发明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6.10.09

浏览次数: 2245

       2016年10月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长江大学等单位研发的“水稻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发明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技术资料基本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

  2.该成果的发明专利技术集合了目前杂交稻易商业化,纯系品种低成本、低风险和群体品种遗传多样性、稳产抗逆的多重优势,体现出精准化种群品种的技术创新和水稻种群产品产业化的潜力,在国内外率先育出新的种群品种。

  3.该成果将2个亲本杂交扩展为8个以上多亲本聚合杂交育种;杂交后代选择数个最好的相似株系,组成种群;把生态响应能力鉴定放在了育种过程中,提前解决广适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本成果的精准化种群品种,利用遗传多样性原始亲本,通过聚合杂交,创造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然后通过生态响应测试和强化选择,选育表现型相似,符合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和遗传特异性的多个不同基因型的纯系(和/或杂种一代)组成的种群品种(即精准化群体品种或者多基因型品种)。

  5.种群育种技术发明专利获得了中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授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两个水稻种群产品已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该成果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性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建议:

  完善和加强种子繁育技术体系的建设。

出席嘉宾名单

  白景云   北京农学院教授

  白普一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文 学   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项目管理处处长、教授级高工

  张洪亮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

  朱作峰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系教授

  刘 莉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金 石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