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谐振接地配电网主-被动联合故障检测与选线保护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7.01
浏览次数: 1587
2018年7月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谐振接地配电网主-被动联合故障检测与选线保护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资料,听取了项目研究单位的汇报,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项目提交的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首次提出了主-被动联合故障检测与选线保护技术,解决了谐振接地配电网在高阻、小故障角以及弧光接地等故障特征微弱情况下可靠检测故障和选线保护的难题。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提出了反应高阻接地故障的突变量积分故障检测启动方法,提出了基于相邻阶次差分平面欧氏距离的虚幻接地与单相接地故障的辨识方法,发明了高可靠性和灵敏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技术。
2.发现了健全线路零序电压微分与零序电流成正比的关系,并结合“测后模拟(SAT)”的思路,发明了零序电流暂态响应匹配度比较的故障选线技术,突破了高阻、弧光接地等复杂场景下的选线难题。
3.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多算法、多判据的融合选线方法,发明了基于衰减直流分量和暂态量的可拓融合选线技术,将选线准确率提高到95%以上。
4.提出了通过投切电阻来施加故障超前相电压激励的主动式选线选相方法,创建了谐振接地配电网主-被动联合故障检测与选线保护技术。
三、项目获发明专利授权25件;制定国家标准1项、云南省地方标准5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EI收录论文50篇,他引1175次。
四、项目核心技术已经转化应用于山东科汇公司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和配电终端两个系列产品,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零序电流暂态响应匹配度比较的故障选线技术、基于衰减直流分量和暂态量的可拓融合选线技术、谐振接地配电网主-被动联合故障检测与选线保护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苏君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工业昆明物理研究所
陈小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张 尧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刘俊勇 四川大学教授
李庚银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何正友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郭创新 浙江大学教授
张南华 云南省机械工业行业协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周 海 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