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海水养殖设施生物污损影响评价、智能检测与防控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8.18

浏览次数: 1130

海水养殖设施生物污损影响评价、智能检测与防控关键技术 xiao.jpg

  2021年8月1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海水养殖设施生物污损影响评价、智能检测与防控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汇报,审阅了技术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证明、应用证明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提供的评价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创制了水下网衣结构污损生物智能检测技术,研发出污损生物对网衣水动力环境影响的精准分析技术,构建了网衣多元协同高效防污技术体系,并实现产业示范应用。主要创新点:

  (1)首创基于水下机器视觉的网衣污损智能检测技术,开发了网衣附着程度快速识别的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网衣结构上的生物污损精准检测与快速预警,检测效率较传统人工检测提升80%以上。

  (2)率先揭示污损生物对柔性网箱等养殖设施内外波流场及所受动力荷载的影响机制,构建生物附着状态下网衣的水动力分析理论,突破生物污损影响下设施结构安全设计技术。

  (3)发明网衣本征防污技术,形成了多元协同防污技术体系,有效提升网衣防污的广谱性和有效周期。

  3.该成果纳入国家标准《海水重力式网箱设计技术规范》和中国船级社《海上渔业养殖设施检验指南》,发表SCI期刊论文42篇,授权国际、国内专利14项,主编专著2部,制定技术标准5部。

  4.该成果经产业示范应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污损生物对网箱水动力影响评价和网衣本征防污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改为“海水网箱养殖设施生物污损影响评价、智能检测与防控关键技术”。

专家组成员

  侯保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庄志猛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副主任

  郑国富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吴 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 鹰 浙江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