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干热河谷区柑桔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4.11
浏览次数: 1330
2019年4月1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宾川县植保植检站完成的“干热河谷区柑桔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详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立项准确,针对性强。柑桔产业是宾川县及大理州的农业传统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但由于柑桔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导致品质、产值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柑桔产业的健康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决策,把柑桔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作为柑桔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项目有较强的针对性。
3.建立了柑桔主要病虫害统防联治的技术体系。实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挖除病树为重点、统防统治为手段,捡果清园为关键,诱杀成虫为核心”的技术路线,采用“药剂防虫+诱杀害虫+挖除病树+使用脱毒苗+捡除虫果”的统防联防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模式,建成了集“母本园、播种圃、采穗圃和苗圃”为一体的柑桔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实现无病毒柑桔苗木自供;通过“药剂防治柑桔木虱6次+性诱剂诱杀小实蝇成虫3次+黄色粘虫板诱杀木虱和小实蝇成虫3次+挖除柑桔黄龙病病树+种植无病毒柑桔苗木+捡除虫果”,建立了柑桔“一病(黄龙病)二虫(柑桔木虱、桔小实蝇)”的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4.推广技术模式先进,效果明显。采用“政府引导、果农主体、科技支撑、全社会参与”的推广模式,提高了统防联治的实施效果。在全县10个乡(镇)3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147739.30亩,推广成效率90.97%。其中对柑桔木虱平均防控效果94.20%,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平均诱控效果72.36%,幼虫的平均防控效果81.41%。对行道树和集贸市场水果等虫源进行集中防控,效果达到67.59%。累计挽回产量10424.14吨、挽回产值8549.96万元,节约成本2778.96万元,新增纯收益8723.68万元。平均减少农药使用量25.65 %,柑桔样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为99.93%。实现了优质、低耗、高效、安全的目标,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显著。
5.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推广体系。宾川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宾川县柑桔种苗管理办法(试行)》公告,并组织开展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柑桔无病毒苗木的生产和种苗市场。按照“五统一”、“五不漏”原则开展病虫发生面积和病株普查,组织防控和加大培训, 3年全县共统防联治现场60场次、6610人次;开展科技培训1178场次、86215人次。发放技术书籍和防控折页91500册、防控技术资料94500份,广播电视宣传70场。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从宾川县柑桔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技术集成度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柑桔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该项目资料齐全,成果资料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集成技术模式应用达到国内先进,评价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马 钧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 斌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杨凤刚 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研究员
赵秀榆 大理州植保植检站研究员
杨明英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出席嘉宾
陈学辉 宾川县农业局副局长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