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放射性核素高效封存与安全处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11.02
浏览次数: 2078
2022年11月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西南科技大学、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长晏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放射性核素高效封存与安全处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听取了总结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项目技术资料基本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有:
(1)开发了一种固化放射性核素的钡硼硅酸盐玻璃陶瓷工艺技术,提高了对锕系核素的包容量,缩短了固化烧结周期。
(2)开发出了集高吸附容量和低胶体形成能力的改性吸附材料,提高了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效率和吸附速率,实现了核级萃淋树脂的工业化量产,为我国核工业放射性废液的减容降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建立了包括特征、事件、过程清单及景象筛选方法、近场源项释放-远场核素迁移-生物圈核素转移等模式和程序的高放废物处置库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对处置库的运行、关闭及关闭后的安全行为进行了系统评估,为我国地质处置场址筛选、工程设计与安全评价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发展途径。
3、项目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20件,发表学术论文268篇。成果产品已在核工业某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某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取得了应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该项目产、学、研、用一体化特色鲜明,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地质处置库的场址选择、处置库安全评估、放射性废水处理等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组认为,项目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放射性核素的固化工艺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侯立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
杨春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 驹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员
郑钧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
张丰收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