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南家蚕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5.05
浏览次数: 2585
2018年5月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和祥云县茶桑工作站共同完成的“云南家蚕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认真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组的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翔实,符合评价要求。
二、首次明确了云南不同蚕区3种家蚕主要病毒病病原遗传分化,主要流行株系及分布,评价了云南蚕区200份家蚕材料对BmNPV的抗性,为区域蚕病防控和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明确了两种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及胚种传染性,研究揭示了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首次在细胞水平筛选到一个与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bSWP26具有相互作用的家蚕海龟蛋白,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四、发现一株新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YN1;研发了3种BmNPV快速鉴定技术,构建了快速早期诊断技术。
五、研制成以艾叶、紫茎泽兰等植物源材料的蚕座杀菌吸湿隔离剂。进行了消毒后养蚕前蚕室环境消毒效果评价,病弱小蚕及桑园害虫病原检测等,创建了主要蚕病分子检测技术和预警防控技术体系,集成了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并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六、制定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2篇。
七、2016-2017年,推广应用该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共养蚕191.4万张,平均张种增加经济收入273.77元,累计新增蚕茧收入52398.91万元,累计新增利润13099.82万元。在全省30个蚕桑产区开展技术培训基层农技和种养户累计4814人次,技术覆盖80%以上云南蚕桑主产区。
综上所述,该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强、推广应用面积广,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云南蚕区家蚕主要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专家组成员
陈晓明 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所研究员
龚元圣 云南农业大学副处长副教授
张 泽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教授
李永平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科长、高级农艺师
罗 坤 云南省茧丝绸协会秘书长、研究员
石 雷 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叶 辉 云南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