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雁鸭类水禽高效扩繁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6.12.24
浏览次数: 1308
2016年12月2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召开了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完成的“雁鸭类水禽高效扩繁与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疑、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针对经济型野生动物养殖发展存在的技术瓶颈-优良种源和繁养技术缺乏,以代表性强的鸿雁、斑嘴鸭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和科学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历时10年,系统开展了雁鸭类水禽扩繁及其配套健康养殖技术攻关,研究集成了雁鸭类水禽高效扩繁技术体系及其配套健康养殖技术体系,构建了雁鸭优良种苗繁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项目促进了以江西省为龙头的全国雁鸭养殖新兴产业的兴起。
3、项目具有以下创新:
(1)系统开展了雁鸭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揭示了雁鸭与家鹅家鸭的遗传关系,掌握了野生雁鸭及人工养殖雁鸭的种质特性,制定了雁鸭种质资源利用策略;
(2)系统地进行了雁鸭选种、繁殖调控技术(人工补光、种蛋选择、人工授精)、繁殖期营养需求水平研究,创立了雁鸭高效扩繁技术体系;
(3)开展了雁鸭营养需求水平研究,制定了繁殖期和育雏期日粮配方,确定了饲喂标准,形成了健康饲喂技术;
(4)开展了雁鸭循环生态养殖研究,构建了雁鸭循环生态养殖模式,建立了雁鸭循环生态养殖示范点。
4、该成果培育了雁鸭类养殖产业,既缓解了野外资源保护的压力,又丰富了禽类养殖品种,为区域性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5、项目制定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一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申报了发明专利一项,填补了经济型野生动物养殖行业的技术空白,具有创新性。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发的生长拟合曲线模型、营养调控、生态型养殖模式等技术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应用。
出席嘉宾名单
马建章 中国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维胜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
田秀华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
陈继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家禽学分会理事、世界家禽学会会员
艾启俊 北京农学院教授
林友华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教授级高工
金 石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