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4.02

浏览次数: 1293

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anli.jpg

  2022年4月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完成的“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成果是在“云南地方猪选育开发利用及粪便资源化利用示范”及“云南省现代农业体系-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首席专项”项目支持下,针对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大、污染严重、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的研究,集成创新构建了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技术模式,并在云南省红河、曲靖、楚雄、大理等多个州市及四川、贵州、广西、天津示范推广。

  三、该成果历经8年研发推广,利用生物治理畜禽粪便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取得以下成果:

  1.在收集了14个省份的黑水虻幼虫样品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黑水虻全基因组重测序工作,构建了黑水虻的群体遗传进化树。

  2.系统开展了黑水虻成虫养殖、虫卵孵化、幼虫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制定了《黑水虻养殖技术规范》。

  3.研发了黑水虻种虫养殖房、虫卵孵化箱、幼虫培育箱、投料机、虫粪分离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

  4.构建了黑水虻转化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并在我省及四川、广西、贵州、天津等地的43个养殖场进行推广应用。

  5.对转化粪便后的黑水虻进行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禽流感、新城疫、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证实了黑水虻幼虫替代动物蛋白饲料是安全有效的,并应用于猪禽生产中,效果显著。

  四、该成果累计处理畜禽粪便13.2万吨、生产有机肥4.7万吨,获得黑水虻幼虫1.85万吨。畜禽粪便转化效率55%-71%,全氮转化率59%-71%,全磷转化率42%-61%。有效降低了臭气产生和抑制蚊蝇滋生,促进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

  五、成果推广累计新增收入1.83亿元,利润1.02亿元。

  六、发表论文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地方标准1项,出版专著2部,入选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指导意见1项;培训技术人员1.2万余人次。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专家组成员

  杨志民 云南省农业厅高级畜牧师

  袁跃云 云南省畜牧总站研究员

  徐宝明 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会研究员

  张应国 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王志勇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