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产电子烟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4.10
浏览次数: 1242
2019年4月1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云产电子烟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提交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在国内电子烟市场尚未开放的背景下,以国际市场为突破口,率先抢占电子烟研发制高点,构建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体系,实现了国产电子烟走向国际市场的新突破。
三、项目首次采用黑体辐射、光子集热、磁悬浮离心、起振-随振等技术,发明了雾化机理全新且安全可控的电子烟雾化器,突破了常规电加热雾化方式的专利壁垒和技术瓶颈。
四、项目首次将电子模组微缩、无线微网组联、嵌入式集线器(HUB)、参数触控交互、多元传感反馈等电子信息技术植入电子烟,攻克了微型化集成难题,自主开发了配套的系统管理软件,研制出具有扩展功能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的电子烟产品;首创多维气溶胶融合技术和在线增香混香技术,开发了电子烟与传统卷烟、新型卷烟和增香颗粒多维组合的新形态产品,开创了新型烟草制品新品类。
五、首次构建了含500余种电子烟用添加剂的原料库,自主制备出烟碱盐和缓释型微胶囊香料,开发出系列抑甜物质和功效型烟液配方,实现了云产电子烟烟液自主配方设计和自主调香。
六、项目首次构建了来料检测、制程管控、自主评价以及符合美国、日本、欧盟等国际市场准入要求的全流程电子烟质量管控体系,所生产的产品通过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欧洲统一(CE)、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oHS)等认证。
七、项目建立了行业规模最大、装备能力最强、可年产一次性电子烟120万支和可重复使用电子烟24万套的生产线,开拓了线上线下、多头并举的营销渠道,储备了类别齐备的自主品牌,构建了云产电子烟品牌新格局。项目开发的5个品类25款电子烟、3个系列38种口味烟液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际市场实现销售,累计新增销售收入5312.66万元,新增利润2075.68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八、项目针对云产电子烟的知识产权进行了布局,突破了跨国烟草公司的专利壁垒。获授权专利101件(获美国、日本授权PCT专利3件、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50件、外观设计1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牵头和参与制订并颁布标准24项(行业标准4项、企业标准20项);发表论文24篇(SCI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17篇);出版电子烟专著1部,电子烟译著1部;研究团队中4人晋升为高级职称,联合培养10名硕士研究生。
综上所述,该项目有效推进了云产电子烟的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在电子烟新型雾化技术、多功能微型化集成、添加剂原料库构建、质量管控体系等方面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王家强 云南大学教授
赵正雄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文孟良 云南大学教授
资文华 云南师范大学正高级工程师
侯 英 西南林业大学正高级工程师
龙 华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何红平 云南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