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遗传性出生缺陷诊断技术平台、iPS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9.25

浏览次数: 1607

传性出生缺陷诊断技术平台、iPS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anli.jpg

  2018年9月2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济南召开了由济南市儿童医院完成的“遗传性出生缺陷诊断技术平台、iPS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研究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一、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内容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

  二、该项目建立了从临床资料收集、家系调查、常规项目检查、样本采集接收及保存的规范化流程,到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的实验室诊断平台,开展儿童遗传性出生缺陷的实验室诊断及基于iPS技术的遗传机制研究。采用现代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手段,全面筛查出生缺陷患儿的遗传变异,评估了儿童出生缺陷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围绕出生缺陷的发生、发展的遗传基础及发病机制等开展研究工作,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探索出生缺陷的治疗效果、长期预后及其疾病发展的病理机制,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三、收集带有特异性基因缺陷的患儿尿液,以非整合重编程技术将尿液细胞转化成iPSCs,再进一步诱导为成体细胞,如神经干细胞(NPCs)和成熟神经元,建立体外遗传性出生缺陷机制研究的细胞模型并进行鉴定,研究在分子水平、细胞表型以及神经电生理功能方面的缺陷与变化,以期阐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为药物筛选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全新的方法和药物作用靶点,为该类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该项目对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进步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刘奇迹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教授

  汪运山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赵跃然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

  马爱华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任医师

  安 丽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金 华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孙 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围产中心副主任医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