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楚雄州气候资源与特色农业开发应用的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5.11

浏览次数: 1204

楚雄州气候资源与特色农业开发应用的研究 anli.jpg

  2019年5月1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楚雄州气象局牵头完成的“楚雄州气候资源与特色农业开发应用的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基于楚雄州及云南省部分地区长期气象观测数据、气象科考资料,将楚雄州划分为5个气候带(12个气候分区),评价了各气候带(区)农业气候资源,提出了各气候带(区)农业气候资源与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牧草等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利用途径。

  3、开展了云南省大(小)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云南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区划与评价和楚雄州烤烟、蔬菜、核桃、魔芋、马铃薯等主要经济作物的气候适宜性区划与评价。

  4、收集整理了楚雄州近686年间发生的干旱、洪涝及1961年以来的低温、霜冻、大风、冰雹、雷电等气象灾害及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史料,研究了楚雄州气象灾害发生的特征及成因,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管理、查询与评价系统。

  5、计算了楚雄州10县(市)年、季、月时段干旱指数(SPI和干燥度等),结合楚雄州地方农业干旱鉴定经验,确定了楚雄州干旱等级的地方划分标准;对楚雄州降水资源、水库(塘)蓄水、江河来水量、地下水量的分布现状与可利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楚雄州发生各个等级干旱情况下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及对策。

  6、该项目已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专著3部,发表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被他人引用102次。相应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涉农部门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在云南野生食用菌生境区划与评价、元谋县干热气候评价及应用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朱 勇 云南省气候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孙绩华 云南省气象台正高级工程师

  郭世昌 云南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王卫国 云南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解明恩 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