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2MVA陆基岸电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4.23
浏览次数: 1495
2019年4月2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大连召开了由锦州航星集团有限公司、辽宁航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锦州航星舰船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锦州航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2MVA陆基岸电系统”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研制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用户意见等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提供的评价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项目针对各港口靠泊船只依靠辅机发电造成的有害气体污染问题,研发了具有变压变频功能的,可为不同国籍船舶供电的移动式陆基岸电系统,可实现船岸供电系统的短时并联运行、负载转移后由陆基岸电供电,以及在船岸并网过程中针对励磁涌流和逆功率等特殊情况的应对方法,使靠港船舶关闭辅机,实现低碳环保。
3.主要创新点:
(1)针对港口岸电系统改造项目中场地不足及土建工程难度大的问题,开展岸电系统小型化、轻型化集成技术研究,采用移动舱式结构方式,便于运输及组网扩容,特别适合户外恶劣环境使用。
(2)通过三维模型确定易发热薄弱结构,采用非铁磁金属材料及开放式结构设计,抑制涡流效应的产生,解决了移动舱中高低压动力电缆敷设不合理引起的金属结构件异常发热问题。
(3)采用四套低压四象限变频器并联运行,形成高-低-高形式岸电系统,功率单元模块化,在部分变频器发生故障时可实现系统降功率运行,便于维修;船岸并网出现逆功率现象时,系统可以通过能量回馈的形式对逆功率进行吸收。
(4)针对系统内变压器及变频功率单元的热损耗,通过对移动舱建模及热仿真,解决了移动舱内设备布局与散热系统的冲突,保障热交换的有效运行,提高变频功率单元运行稳定性。
4.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授权专利2项,设备性能指标满足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运行稳定,解决了船舶在港口周边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该成果在港口岸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王天序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邵立明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工
王文举 大连融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丁晓晨 大连港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邱赤东 大连海事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