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草莓系列新品种选育与绿色生产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4.27

浏览次数: 746

草莓系列新品种选育与绿色生产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 anli.jpg

  2021年4月2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草莓系列新品种选育与绿色生产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规范、完整,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收集评价了101个草莓种质资源,系统开展了日中性草莓品种和长日照草莓品种在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的评价研究;发现了日中性草莓鲜果产量与生物产量呈正相关性、与夏季高温呈负相关性;验证了海拔2100-2600米的低纬高原地区鲜果产量是中纬度地区的2倍以上,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个百分点。

  三、通过群体遗传多年开花表型分析,探明日中性草莓夏季开花主效基因FaPFRU和温度响应抑制夏季开花基因FaDSF的遗传模型,开发出FaPFRU和FaDSF等基因分子标记共6个;选育出4个糖度高、抗白粉病的日中性品种,2个硬度强、糖度高、耐白粉病的短日照品种和3个红花观赏品种。

  四、集成创新了草莓脱毒快繁、催花、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施用量30%以上、化肥施用量10%以上;产量提高了50%,优质果率提高20%,平均亩产值提高了6000元以上,解决了云南省种苗发展的瓶颈问题,打造了产销量占全国70%以上的夏季草莓优势产区,使草莓产业成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推动了云南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获新品种授权10个、技术发明专利授权2件、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6篇),入选云南省主推技术2项。2019-2020年成果在云南累计推广22.42万亩,新增销售收入26.95亿元,新增利润13.99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1.25万个,带动5万余户果农脱贫增收致富。成果还在辽宁、安徽、江苏、西藏和广西等省区及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同领域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低纬高原日中性草莓品种选育方面达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草莓新品种选育与绿色生产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

专家组成员

  赵密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王红清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高红胜 扬州大学副教授

  李永川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推广研究员

  刘跃明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

  武绍波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石卓功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