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基于云南地方猪种的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1.12

浏览次数: 2186

基于云南地方猪种的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 anli.jpg

  2019年1月12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基于云南地方猪种的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云腿加工和优质猪肉需求,系统评价了云南地方猪种质特性及遗传多样性,以大河猪为基础培育了大河乌猪新品种,以撒坝猪为基础育成了我国首个纯地方猪专门化品系配套而成的猪配套系(滇撒猪配套系),创新了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的模式。

  三、阐明了云南地方猪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糖、脂、能量代谢的机理,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营养调控机制,创建了保障生长、胴体性能和肉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研发了以天然植物有效成分为主体的3个猪用预混料,可替代饲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保证猪肉品质安全。

  四、创新安全优质冷鲜肉生产、火腿常年标准化生产、猪肉制品精深加工3大类7项关键技术,开发了即食火腿等系列猪肉产品180种。

  五、培育的新品种(配套系)及其生产技术在全国11个省市区广泛应用,2015~2017年推广种猪61.02万头、肉猪711.69万头、仔猪420.29万头,新增产值162.06亿元、利润32.97亿元、农户增收18.53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六、获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2个、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软件著作权6项、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个,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347篇(SCI收录20篇);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劲的团队,获云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综上所述,该成果创新了地方猪种育种与利用模式,为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与选育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李德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黄路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印遇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王爱国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潘玉春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李学伟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刘作华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教授

  吴珍芳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徐宝明 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会研究员

出席嘉宾

  盛 军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科技管理处处长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