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新型植物源天然产物缓蚀剂的制备与缓蚀机理”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9.08
浏览次数: 1739
2022年9月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新型植物源天然产物缓蚀剂的制备与缓蚀机理”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主要成果:
1.首次阐明了竹叶、核桃青皮、迎春花叶等植物提取物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活性中心为黄酮类母体骨架,且吸附作用方式为“水平吸附”;揭示了植物提取物的缓蚀作用机理为有效成分和其他成分的“联合缓蚀增效机制”。
2.构建了基于云南区域植物源提取物的缓蚀协同复配体系;揭示了缓蚀协同作用机理主要为植物提取物缓蚀剂与协同剂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中间体,进而更有效吸附在金属表面。
3.首次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缓蚀性能优良的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缓蚀剂,明确其吸附活性中心为烯类单体,作用方式为烯类单体优先吸附在金属表面,淀粉聚合物骨架分子有效屏蔽了溶液介质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92篇,14篇论文发表在本领域国际一流期刊《Corrosion Science》上,33篇SCI论文他引1716次,单篇论文最高被SCI他引193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云南典型植物源天然产物缓蚀剂的制备与缓蚀机理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左 禹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郭兴蓬 广州大学教授
赵景茂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董俊华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汪的华 武汉大学教授
曹发和 中山大学教授
陈振宇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文忠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张大全 上海电力大学教授
杜 敏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钟显康 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