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双斑侧沟茧蜂病毒免疫抑制机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11
浏览次数: 1056
2020年6月10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云南大学完成的 “双斑侧沟茧蜂病毒免疫抑制机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详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本项目属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开展寄生蜂及其相关病毒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对昆虫先天免疫反应的调控、病毒介导的免疫抑制及其相关科学问题的探索研究,对于昆虫及其寄生蜂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成果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项目致力于揭示双斑侧沟茧蜂病毒免疫抑制机制,探索其最核心的免疫反应与细胞通讯调控-病毒免疫抑制与细胞通讯调控之间的互作关系。通过建立免疫反应与细胞通讯调控的开关理论,指导双斑侧沟茧蜂病毒免疫抑制与细胞通讯调控的研究,揭示双斑侧沟茧蜂病毒与寄主免疫系统的相互拮抗关系,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1.首次发现了细胞通道蛋白Innexin-hemichannel的稳态变化是启动细胞免疫反应的关键因子,揭示了细胞间通讯是调控双斑侧沟茧蜂病毒与寄主细胞免疫反应的开关。
2.测定和深入分析了双斑侧沟茧蜂病毒的全基因组,并发现茧蜂病毒从基因组水平、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三个水平调控细胞表面的通道蛋白、并关闭凋亡细胞表面的细胞通道蛋白,进而阻断细胞间凋亡信号的传递,最终诱发寄主免疫抑制的分子途径。
3.系统研究了双斑侧沟茧蜂病毒与寄主免疫系统的相互拮抗关系,通过对病毒寄生后寄主全基因组筛选,挖掘了影响病毒毒力和寄主免疫相互联动的系列关键基因。利用RNAi 干扰寄主关键免疫基因,辅助以基因工程手段加强对害虫免疫系统的抑制,提高害虫生物防治效能。
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创新,并为成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同领域研究的领先地位。
专家组成员
朱有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庞 义 中山大学教授
冯启理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陈宗麒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张礼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刘同先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刘树生 浙江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