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卷烟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3.26

浏览次数: 833

卷烟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anli.jpg

  2021年3月25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卷烟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针对卷烟制造过程中因人工控制水平差异导致产品质量波动的问题,从卷烟生产的制丝、卷接、包装主要工序入手,研究基于CPS架构的制丝数据治理和智能控制、基于机器视觉的包装质量智能检测,实现了制丝回潮、烘丝的水分智能控制,建立了卷接工艺参数标准,项目创新点如下:

  1、针对回潮机人工控制出口水分不稳定的问题,对松散回潮水分控制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使系统能够根据当前的生产数据不断学习修正模型参数。

  2、针对薄板烘丝机人工控制水分不稳定的问题,建立了薄板烘丝反馈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使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训练后获得多变量多扰动量的相关性控制参数,使系统能够根据当前的生产工况精准预测目标值,对相关参数进行协同调整。

  3、针对卷接生产因缺乏关键工艺参数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差异和波动的问题,通过卷包参数数采平台的搭建和工艺参数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卷烟机最小回丝量计算模型、最佳平准盘凹槽深度计算模型、卷烟燃烧锥掉落判断等数学模型,为卷接关键工艺参数的设置提供依据,制定了卷接生产关键工艺参数标准。

  4、针对典型包装机无法对条盒纸胶点缺失进行检测和剔除的问题,通过建立基于视觉检测技术的烟包外观检测系统,实时采集烟包条盒纸上的图像并且进行标准化对比,对运行中的条盒纸胶点实现动态检测,自动剔除胶点缺失的不合格条烟。

  通过项目研究,获授权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发表论文13篇(中文核心10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件,制定企业标准1项,编写出版教材1本。项目成果自投入使用以来共节约生产成本2136万元,提升了产品质量的均质化水平和控制稳定性,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行业的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姚绍文 云南大学教授

  蔡 莉 云南大学副教授

  姜 茸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

  付晓东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黄亚宇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甘健侯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资文华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