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复杂粗锡绿色高效精炼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5.30

浏览次数: 1206

复杂粗锡绿色高效精炼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anli.jpg

  2022年5月1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红河绿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的“复杂粗锡绿色高效精炼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提供的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传统粗锡精炼技术杂质脱除难、工艺流程长、锡直收率低、作业成本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14项科研项目支持下,历经17年持续攻关,提出“离心凝析–定向氧化–连续结晶–真空挥发”提纯锡的新技术思路,深入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工艺开发、装备研制、产业化应用及推广等工作,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揭示了典型杂质在锡熔体中的存在形式,阐明了杂质与锡的微观相互作用,掌握了杂质在气液固相间分布规律和调控机制,解决了复杂粗锡精炼的科学问题。

  2、首创了“离心凝析–定向氧化–连续结晶–真空挥发”复杂粗锡精炼新技术,实现了粗锡中铁、砷、铜、镍、锑、铅、铋、银等杂质的高效脱除,杂质综合脱除率大于99%,锡直收率提高6.5个百分点,渣率下降38.95%,产出Sn99.90~Sn99.99全品级精锡产品;

  3、首创了悬臂离心凝析装备,开发了金属熔体卧式螺旋结晶分离等新装备,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和清洁生产,全过程劳动生产率提高至原来的4倍,年均综合能耗小于100kgce/t,比国标先进值低16.67%,比行业平均值低41.17%,近五年内合计节约标煤6393.895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23446.416吨。

  三、成果在云锡控股应用,精锡产品质量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锡标准,近五年累计生产精锡约30万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400亿元;推广至新加坡、印尼及国内华锡集团、江西和丰等企业,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授权专利33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主导制定国标和行标各1项,参编国标1项;出版专著和教材各1部;发表论文22篇;培养国家级3人次、省部级人才13人次,培养博士、硕士9人;获得“中华工人先锋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综上,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大成果的推广应用。

专家组成员

  何季麟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

  毛新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王海北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胥福顺 中国铜业科技与信息化部正高级工程师

  臧 健 云南冶金集团正高级工程师

  崔 宁 中铝云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兰尧中 云南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