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高速铁路资产数字化与运营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8.16
浏览次数: 1156
2021年8月14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北京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高速铁路资产数字化与运营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听取了成果汇报,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项目提供的资料规范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实现了海量全专业全生命周期数据汇聚、高效数据分析挖掘、实时设备资产状态监测、智能故障诊断与辅助决策等,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智能化运营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3.项目创新工作如下:
(1)高速铁路资产数字化空间模型构建技术。首次构建了高速铁路资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时空数据模型,突破了高速铁路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全流程信息无损数字承载、一体化集成等技术问题,为全资产、全生命、全维度的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化运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高速铁路资产及运营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首次构建了高速铁路设备状态/环境因子/时空因素/更改大修间的关联分析模型,创新提出了长文本语义分析、故障图像识别、知识图谱多专业关联推理等融合分析算法,突破了多专业结构化关联分析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智能分析等技术难题,为提升资产数字化和运营智能化水平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3)关键设备资产状态预警及智能化运维技术。首次构建了面向智能运维的多时空多类型资产动静态数据综合分析、更改大修立项冲突分析和项目费用评估模型,突破了面向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上拱的自动快速识别、大跨度铁路桥梁损伤预警与技术状况评估等技术难题,为故障修、计划修等维修模式向实时修、预测修等智能维修模式创新转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4)自主研发了高速铁路资产数字化与运营智能化成套系统。创新提出了“1平台+3支撑+N应用”的总体架构,研制了高铁铁路资产数字化平台,构建了标准规范、安全保障、模型算法3个支撑体系,实现了工务、电务、供电、房建等专业智能运维大数据分析应用。
4.项目成果获得国际铁路联盟(UIC)数字化大奖,在国铁集团、北京局集团公司、济南局集团公司、上海局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等实现应用,并在全球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川藏铁路等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突出的国际影响。
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外高速铁路资产数字化与运营智能化领域的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速铁路资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时空数据模型、设备状态/环境因子/时空因素/更改大修间的关联分析模型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霍 亮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副院长
刘万增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处长
于进江 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张卫军 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刘宏江 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臧 钊 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史永乐 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