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5.14
浏览次数: 1159
2021年5月11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成果针对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立体气候特点对马铃薯品种多样化需求的实际,建立了马铃薯育种群体和新品种选育体系,选育出了4个品种,其中‘昆薯2号’、‘昆薯4号’、‘昆薯5号’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昆薯5号’、‘ 昆薯6号’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昆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丰富了云南大小春马铃薯栽培品种。其中,‘昆薯2号’比具有安第斯亚种血缘的云南主栽品种生育期提前20天,很好的解决了茬口矛盾,为此该品种于 2018年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推介为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
三、针对昆薯系列品种,研发了配套的脱毒种薯生产和高效栽培技术,形成了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生产方法”专利技术,集成研发的“小春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并于2018年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主推技术。
四、昆薯系列品种及其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近五年在昆明市五县区累计推广种植62.8万亩,生产马铃薯鲜薯95.3万吨,创产值17.2亿元,新增产值1.78亿元,新增纯收益1.15亿元。与云南泵龙马铃薯种植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促进了企业的科技进步,使企业产品入选省市级绿色食品“十大名菜”,带动了贫困山区农户的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该项目获发明专利授权1件,发表学术论文7篇,编制地方标准 4个,其中颁布2个,通过终审2个,合作编制颁布企业标准7个。“小春马铃薯高效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制成教育培训片发行并于2018年被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评为“精品党教片”。
综上所述,该成果创新性突出,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会专家一致同意 “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昆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专家组成员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道金荣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
隋启君 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
杨艳丽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魏 明 昆明市种子管理站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