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西南冷凉高地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2.05.25
浏览次数: 1204
2022年5月1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昭通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心等5家单位完成的“西南冷凉高地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成果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取得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 确定昭通山定子不带病毒,是繁育无病毒苗木的优质砧木,有效开发了地方种质资源;检测发现昭通主要栽培品种一般携带1-5种病毒,带毒率高达87.5%;报道了苜蓿花叶病病毒感染中国薄荷,明确薄荷花叶病不属于苹果花叶病病毒感染。
2. 集成创新脱毒技术体系,培育出昭通主栽的特色优良品种脱毒原种瑞雪、红露等8个,占现有推广品种的70%以上。
3. 创新了茎尖外植体获取技术;优化了适宜不同品种的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移栽基质配方;改进利用了新型带盖透气穴盘、全自然光培养室、双层遮阳网等育苗设施,形成无病毒苗木组培与炼苗移栽关键技术体系。平均增殖系数6.9,生根率90.51%,移栽成活率94.0%。
4. 集成构建了西南冷凉高地苹果脱毒种苗生产体系。建立苹果无病毒采穗圃1个,提供无病毒接穗40万条;建立脱毒苗木繁育基地1200亩,繁育无病毒苗木550万株,推广建园5万余亩;苗木直接经济效益7120万元,新增纯收入5100万元,果园新增收益1.25亿元。促进了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该成果制定地方标准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1篇。1人获全国苹果重要贡献人物、“乌蒙工匠”称号,培训果农3000余人次。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在地方种质资源利用、无病毒苗木组培关键技术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刘凤之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阎振立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武绍波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石卓功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
陆 斌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研究员
仇明华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范林元 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