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南高原淡水微藻油脂及虾青素高效合成策略的调控机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4.26

浏览次数: 799

云南高原淡水微藻油脂及虾青素高效合成策略的调控机制 anli.jpg

  2021年4月2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完成的“云南高原淡水微藻油脂及虾青素高效合成策略的调控机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针对微藻油脂和虾青素产业化受到高成本、低产率所蕴含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提高微藻油脂和虾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发现和原创性成果。重要科学发现如下:

  1、从云南高原淡水湖泊中首次分离到油脂含量为56.80%(干重)的单针藻Monoraphidium sp. FXY-10,丰富了油脂微藻资源,为微藻油脂的生物利用奠定了产业化基础。

  2、揭示了活性氧、一氧化氮和钙离子等信号分子在调控单针藻油脂和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上的分子机制。通过构建异养-光化学诱导两阶段培养方式、自养-光诱导两阶段培养方式与非生物胁迫耦合化学诱导剂策略,探索了黄腐酸、甜菜碱、胺鲜酯、褪黑素、茴香醚、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在增加微藻油脂、虾青素积累过程中的调控机理。

  3、阐明了松散结合型胞外聚合物对产油微藻自絮凝沉降的关键机制。通过建立微藻细胞自絮凝的共培养诱导体系,发现了松散型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由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组成,当比例为4.41:3.41:1.22:1.07:1,微藻沉降效率提高了2.6倍,从而有效降低了后续藻体采收的成本负荷。

  在国际微藻学主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0篇,二区论文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总影响因子90.553,累计他引次数300次。项目成果对微藻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意义,为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微藻、提高代谢产物产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和靶点。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陆 地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崔晓龙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余迪求 云南大学研究员

  文孟良 云南大学研究员

  吴劲松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阚 欢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

  张以芳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