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生境多样性控制葡萄病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5.13

浏览次数: 1075

生境多样性控制葡萄病害关键技术及应用 anli.jpg

  2021年5月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生境多样性控制葡萄病害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云南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主要病害常年爆发成灾,严重制约葡萄产业发展,在云南省科技计划、农业农村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通过15年的研究,探明了云南葡萄病害发生流行规律,阐释了基本原理,研发了生境调控病害的关键技术,并大面积示范推广,有效控制了病害爆发流行,为云南葡萄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阐明了云南不同生境条件下葡萄病害流行规律,明确了降雨与发病的叠加效应,揭示了雨滴飞溅与病菌传播的关联机理及叶面水膜持续时间长短与病菌孢子侵染率高低的正相关性,建立了调控水分生境控制病害的绿色防控路径。

  四、创建了雨热同季区域消减降雨和病害高峰叠加、降低病菌随雨水传播和轻简化避雨等时空优化改善环境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构建了利用低纬度高海拔干旱河谷生境与改善植株冠层生境控制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体系。本成果技术对多种病害防效93%以上,减少农药用量80%以上,为云南建成特色鲜食葡萄主产区和香格里拉成为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产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3篇,授权专利6件,制定技术规程14项和地方标准1部,累计示范推广213.8万亩,产值335.2亿元,促进农民增收34.80亿元,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该成果创新性突出,应用面积大,对葡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葡萄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应用推广前景广阔。项目总体水平达到同领域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向仲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荣廷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荣誉所长

  孙汉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陈剑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李学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陈万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 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王忠跃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周广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李永平 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

  杨顺林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