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五种云产中药材中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新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4.11
浏览次数: 1014
2023年4月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红河学院等单位完成的“五种云产中药材中农残和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新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前处理方法是中药材中农残及重金属检测方法好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制约我国检测方法能否满足国际通用标准的关键,依托国家公益性行业质检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开展了三七、重楼、云茯苓、云木香、云黄连等云南道地中药材中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残留物及铅、镉等重金属检测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并在云南省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发明了一种2-(硫代-2-甲氧乙基)苯并噻唑及其制备方法,据此构建了铅、镉等重金属从样品处理到分析检测的完整分离分析流程,制备的萃取剂具有高选择性富集能力,有效提升了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效率和精度。
2.研发了多壁碳纳米管薄层层析法拆分手性药物的新方法,应用于三七、重楼、云茯苓等5种中药材中酰胺类农残的手性拆分富集。为手性物质检测和拆分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方法简便易行、节约成本、对环境友好。
3.建立了利用支撑离子液膜提取农药残留物的绿色预处理方法,应用于三七、重楼、云茯苓等5种中药材有机氯、有机磷等农残的检测,结合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微型化改进,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缩短了预处理步骤。
4.建立了三七、重楼、云茯苓、云木香、云黄连等云产药材中农药残留物及重金属检测标准图谱及方法库,为使用者加快检测方法的筛选、提高样品分析速度提供了较大便利。
三、成果在中药材检测、生产等相关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我省特色中药材农残及重金属检测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产生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2篇;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云南省云岭名师1人、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各1人。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成果在云产中药材中农残前处理和重金属新型萃取剂等方面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邱明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家强 云南大学教授
任 梵 云南省化工化学学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郭俊明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曹秋娥 云南大学副院长、教授
陈鑫智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高 波 云南省科技厅农村科技服务中心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