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高性能碳纤维织物加工工艺优化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4.17
浏览次数: 1284
2023年4月7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由前瞻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性能碳纤维织物加工工艺优化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完成单位的总结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项目技术材料基本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本项目碳纤维织物织造工艺流程根据不同碳纤维种类应进行适应性工艺调整、碳纤维通过路径应尽可能光滑少摩擦、经纬向张力施加方法要合适、织机速度要合适碳纤维种类及幅宽等工艺参数。碳纤维织物质量取决于经纬向纱线的张力均匀性、纱线毛羽和断头等缺陷、纹路清晰等。主要成果与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模拟经轴(假经轴)的概念,研发出S型张力轴的主动送经装置,织造压力主要由S型张力轴进行控制,可使得不同层的经纱张力均匀,不会因张力不匀所导致的经向色差,造成布面屈曲波大小不一致。
(2)研究发现综平时间、进剑时间和剪纬时间的匹配是与碳纤维织物碳纤维毛羽与纬向疵点密切相关的关键工艺参数。优选的综平时间是280’;在主轴75’时剑头进梭口,在主轴180’时剑头出梭口,剪纬时间选定在68’-72’,减少了纬向疵点,提高了布料质量。
(3)研究发现在织造过程中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可明显减少碳纤维起毛粘连现象,有利于织造开口清晰、降低断头率和减少织造瑕疵率。
(4)通过上述工艺优化,在保证织物质量的前提下,可实现提升生产速度,选用进口纱线时,生产速度可达200r/min以上,与国外水平相当;选用国产纱线时,上产速度可保持在150r/min,远超同行的80-100r/min。
3.该成果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授权专利多项,经北京方硕织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雄鹰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胡 平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黄 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宋 剑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朱明刚 钢铁研究总院功能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导
马 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荣琪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