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南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协同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4.25
浏览次数: 1198
2023年4月23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云南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协同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揭示了研究区域面源污染发生的过程与机制,明确了降雨是影响区域氮磷污染负荷的关键因素且初期暴雨对污染负荷具有“激发效应”,定量刻画了典型区域不同地类污染物产排差异性特征,明晰了村庄、坡耕地和水田氮磷流失风险期,查清了养殖源和生活源是区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防控重点。这些发现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发和制定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分区协同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
三、项目构建了村庄污水减量化“四道防线”,创新了上流式均化厌氧的村庄污水无害化处理工艺和技术参数,出水稳定满足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设计了粪污、秸秆等分区分类还田方案,同步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化肥减施增效;研发了坡耕地风险期径流集蓄利用和农田尾水生态净化技术,解决了坡耕地氮磷流失和农田尾水直排等技术难题;突破了不同地类间氮磷流通利用的技术堵点,实现生活、种植和养殖“三源合一”治理。
四、项目构建了以坡耕地水土流失、人畜粪污为治理重点的山区高度分散型村庄污染坡耕地协同防控技术模式;以村庄人畜粪便和混排污水为治理重点的人畜混居型村庄污染农田协同防控技术模式;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利用和农田生态净化为核心的人畜分离型村庄污染与农田净化协同防控技术模式,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从分源治理转为协同治理,提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高效示范样板。
五、该项目制定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4项,地方标准4项;获得了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0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论文9篇;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予以报道。成果在云南4个州(市)推广应用达247.20万亩,共计新增粪污农田消纳量72.46万吨,减施氮磷化肥10868.50吨,减排氮磷污染负荷57.71吨,综合经济效益2.235亿元。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系统性强、创新性显著、综合效益高、技术应用面广,整体达到国内领先,分区协同防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何丙辉 西南大学教授
刘刚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刘小刚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徐 锐 云南师范大学院长、教授
范茂攀 云南农业大学院长、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