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高油酸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云油杂51号的创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4.26
浏览次数: 1432
2023年4月2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高油酸早熟杂交油菜品种云油杂51号的创制与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建立了以“EMS诱变、小孢子培养、高油酸单株苗期鉴定”为核心的高油酸油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实现了高油酸、高含油量、早熟、高产等多个目标性状的快速聚合。
三、利用该技术创制出油酸含量83.39%、含油量52.68%的双低不育系H027A,创制出生育期在178天以内、油酸含量77.70%-85.40%、含油量45.92-48.34%的双低恢复系4份。育成的云油杂51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GPD油菜(2018)530420)。该品种生育期为176.9天,显著早于国内同类型品种;油酸含量75.04%,含油量47.75%;在云南省统一组织的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251.8千克,比生产对照增产3.97%,生产试验实收亩产达268.07千克。该品种是我国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首个早熟、高产、高含油量、高油酸含量油菜三系杂交种,2020年遴选为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
四、研制出高效制种技术,实现了高油酸杂交油菜品种亩产155.3千克的制种产量。制定并颁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高油酸油菜籽生产技术规程》(DB53/T 687-2015),为优质原料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形成了“科研+推广+原料基地+加工”的高油酸油菜品种转化和技术服务新模式,以企业订单生产为主开发出云南首款高油酸菜籽油新产品。
五、云油杂51号2021-2022年累计推广应用46.5万亩,新增产菜籽457.05万千克,企业按每千克商品菜籽加价1.0元收购,累计新增产值1.27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该成果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个,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论文4篇,颁布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
综上所述,该品种满足了云南高品质油菜生产的需求,为云南省油菜扩面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高油酸早熟高产杂交油菜品种云油杂51号的创制与应用”。
专家组成员
李加纳 西南大学教授
周广生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胡凤益 云南大学研究员
王德海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研究员
赵杰平 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正高级经济师
张 林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
李林开 云南省粮油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