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高原特色野生菌资源利用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4.28

浏览次数: 1236

科技成果评价

  2023年4月2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高原特色野生菌资源利用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成果在国家和云南省科技项目支持下,针对野生菌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对落后,特色菌栽培品种匮乏、产业化技术不完善等行业痛点问题,依托云南丰富的野生菌资源,研发野生菌可持续利用技术,选育特色菌系列新品种,并形成生产与加工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了野生菌可持续利用技术。针对云南野生菌资源过度采摘和枯竭性利用的问题,创建了松茸等6种外生菌根菌的保育和促繁技术,产量增产15%,建设野生菌可持续发展技术示范基地及示范区26个。

  2、创制了一批特色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针对我省缺乏高原特色菌优良品种问题,驯化选育出广适、高产、优质的新品种11个(省级鉴定),建立配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黑木耳品种适于错季“冬耳”栽培,单片率达85%;长根菇品种有机硒含量比同类品种高66.67%;白肉灵芝品种总三萜和多糖含量比《中国药典》2015版分别高2.48倍和0.60倍;研制高产配方18个。

  3、研发了高原特色菌提质增效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针对云南食用菌产业链短、效益低问题,深入研究了白肉灵芝等的活性成分和风味物质,建立精深加工7项关键技术,首创利用隐孔菌提取物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利用美味牛肝菌降低发酵食品和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开发了特色菌蛋白粉和即食食品的制备方法。

  项目获授权专利17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选育新品种11个(省级鉴定);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2篇(SCI论文9篇);制定并颁布企业标准3项。

  产业化应用规模累计超过150万亩;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29亿元。其中:2020年-2021年该成果应用规模6287.8万袋,经济效益达5.33亿元,循环利用农林废弃物4.09万吨。共培训企业技术骨干5925人次,菇农4.16万人次,带动6280个农村就业岗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高原特色菌品种及功效成分发掘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议成果名称修改为:高原特色菌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专家组成员

  王守现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瑞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黄晨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李 宏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研究员

  莫明和 云南大学研究员

  徐军伟 昆明理工大学主任、教授

  朱 勇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