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南湖泊环境变化的多要素协同作用与人为驱动机制识别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6.01

浏览次数: 754

科技成果评价

  2023年4月1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师范大学完成的“云南湖泊环境变化的多要素协同作用与人为驱动机制识别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围绕云南湖泊治理中的难点问题与理论瓶颈,应用沉积信号对39个湖泊开展综合分析,在高原湖泊环境变化的人为驱动机理、污染过程及胁迫作用、长期生态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以下重要科学发现:

  1、针对高原湖泊演替在偏离自然轨迹及其驱动机理的不确定性的问题,突破了湖泊演替驱动力分析的传统框架和分析思路,拓展应用了沉积信号示踪新手段、建立了新指标,构建了气候驱动向人类驱动转变的湖泊演变框架,揭示了流域开发成为主要推动力的关键过程和多个胁迫因子,为实践“两山”理论并开展高原湖泊的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基础。

  2、围绕云南湖泊污染调查的监测技术与评价指标的短板问题,建立了沉积信号解译的多指标体系和新思路,厘清了湖泊污染与生态退化的百年模式和关键过程,揭示了高原湖泊加速变化的驱动机制与生态响应机理,为污染防控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多要素协同作用机制的科技支撑。

  3、聚焦云南干旱灾害频发与水文调控增强下湖泊响应过程的复杂性的问题,识别了水文气候驱动下的湖泊环境效应及生态水位阈值,构建了不同水文场景下湖泊响应的关键参数与驱动机理,为湖泊水资源利用提供了水文参数与环境过程的理论依据。

  三、项目发表核心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6篇,SCI影响因子累计85.59,SCI他引156次。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他引130次,单篇论文SCI影响因子最高13.4,单篇论文SCI他引最高33次。研究成果被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正面引用,并被科技部等作为科技要闻报道。研究成果多次为泸沽湖、抚仙湖、异龙湖、阳宗海、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的流域综合治理、污染防控技术示范与生态修复方案提供了决策咨询和应用支撑,促进了丽江老君山湖泊群、云龙天池等高山湖泊的环境综合监测和水资源保护,推动了抚仙湖、异龙湖等多个高原湖泊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综合观测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成果应用成效。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组成员

  陈发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宋长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侯居峙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田立德 云南大学研究员

  宁 平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明庆忠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

  曹 杰 云南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