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1.09
浏览次数: 1311
2018年1月7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沈阳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沈阳理工大学和沈阳远大压缩机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2D80-111/13.8-26加氢循环压缩机系统设备研制”、“4M45-88.4/12-27型撬装重整氢压缩机系统设备研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副校长闫明印,沈阳工业大学教授、机械学院院长王世杰,沈阳化工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张建伟,沈阳中科博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总经理王宏,辽宁省机械研究院教高、副院长魏东,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李宝宽,沈鼓集团技术部教高、部长姜大任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2D80-111/13.8-26加氢循环压缩机系统设备研制项目针对炼化市场和企业升级改造需求,开展了2D80大型往复压缩机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工作,开发出轴径为∅360mm曲轴轴系,并据此研制出撬装化结构的2D80-111/13.8-26加氢循环压缩机成套装备;项目具有以下主要创新点:应用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理论,研制出轴径为∅360mm的二拐曲轴,替代了轴径为∅400mm的曲轴,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整机的轻量化设计;发明了中空双螺旋冷却通道结构的活塞杆技术,显著地提高了活塞杆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对缸体、曲轴箱和底撬结构等关键部件进行各向力平衡精准分析研究,完成了多部件集成化设计,实现了大型往复压缩机整体撬装化;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4M45-88.4/12-27型撬装重整氢压缩机系统设备研制项目针对炼化市场260x104t/a柴油加氢装置改造要求,开展了4M45大型往复压缩机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研究工作,开发出轴径为∅240mm曲轴轴系,并据此研制出撬装化结构的4M45-88.4/12-27型撬装重整氢压缩机成套装备;项目具有以下主要创新点:应用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理论,研制出轴径为∅240mm的四拐曲轴,替代了轴径为∅300mm的曲轴,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整机的轻量化设计;发明了中空双螺旋冷却通道结构的活塞杆技术,显著地提高了活塞杆的耐高温和耐腐蚀性能; 对缸体、曲轴箱和底撬结构等关键部件进行各向力平衡精准分析研究,完成了多部件集成化设计,实现了大型往复压缩机整体撬装化;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经权威机构检测,样机满足API618标准要求,达到了设计的各项性能指标;经实际应用证明,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项目成果在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率先实现了该机型整体撬装化,活塞副冷却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2D80-111/13.8-26加氢循环压缩机系统设备研制”、“4M45-88.4/12-27型撬装重整氢压缩机系统设备研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