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2.08
浏览次数: 977
2018年2月8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创新及实践”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昆明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邱云生,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云红,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家声,云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胡建华,云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蜀,云南省建投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丁玎,云南建投混凝土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梁丽敏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以最大坝高203m的黄登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依托,对大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及智能化的实施管理手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项目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大坝混凝土智能温控监控系统,并在黄登大坝中得到全面应用,使高碾压混凝土坝温控施工实现了大坝混凝土温控要素的自动化采集、管理、分析、评价和实时监控及预警预报,开创了混凝土坝温度智能监控的新模式。提高通水冷却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施工差错率,也大大减少人力投入。运用统计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实时监控大坝信息,全过程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跟踪反演及仿真分析,揭示了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施工期真实工作性态,实现大坝温控设计的动态优化调整,保证大坝温控防裂安全的前提下,调整温控标准,简化了温控措施,节省工程投资。研究成果在黄登大坝中得以全面应用,获得了每一仓混凝土的施工浇筑信息及温控信息,数据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了对大坝混凝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控,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研究成果在黄登水电工程、大华桥水电工程等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坝温度控制创新及实践”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