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评价

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评价结论的“可追溯、可查询”

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8.25

浏览次数: 1594

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基因挖掘及新品种选育 xiao.jpg

  2020年8月24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市华大农业应用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基因挖掘及新品种选育”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米国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新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孟臣,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冉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主要发明及创新性如下:建立了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白粉病抗性等高效精准的表型鉴定技术体系,筛选出白粉病抗性资源巴西13、耐酸铝野生大豆资源BW69等,利用这些资源构建了3个高密度SNP遗传图谱,精细定位出控制大豆抗白粉病、耐铝毒、耐低磷胁迫及高异黄酮等重要性状主效QTL位点;率先克隆并验证了长童期基因J (GmELF3),揭示了大豆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分子遗传基础;完成了耐酸铝野生大豆资源BW69的miRNA测序,联合降解组和转录组预测了相关靶基因,获得了一批耐酸铝的候选基因,其中GsMATE、GsGIS3和GsMAS1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耐铝性;突破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长童期和白粉病抗性等育种技术瓶颈,培育出了适应性强的大豆品种华夏9号、抗白粉病品种华夏10号、耐酸铝品种华春12号等,育成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立了“政府+高校+联盟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2017-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217.55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3.37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育成新品种1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发表论文40篇。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基因挖掘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报告查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