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四川大学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24
浏览次数: 1356
2020年6月23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四川大学和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微创介入自膨式肺动脉瓣膜系统关键材料及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主任医师韩雅玲,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沈家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屠海令,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团队系统研究了影响生物瓣膜耐久性的醛基残留、弹性蛋白稳定性等几大关键因素,通过疏水脂肪酸保护、醛基封端及原位自由基聚合交联改性等技术,调控外源性钙离子在瓣叶材料的沉积,大幅增加材料的抗钙化性能,延长瓣膜使用期限。同时,通过化学交联方式在瓣叶材料表面引入抗凝基团,提升抗凝血性能。项目输送系统表面构建与基底具有较强结合力的、富含亲水及抗凝组分的高分子涂层,使其接触血液后快速润滑,降低输送阻力,改善输送系统操作性和安全性。此外,开发了高径向回弹/强轴向支撑的输送外鞘管,可快捷安全的收回已经释放的瓣膜植入体,提高了瓣膜植入成功率,降低了病人手术风险。项目采用双轴拉伸条件下瓣叶材料多元醇置换脱水及水凝胶填充改性新技术,克服了常规干燥处理导致瓣叶材料纤维坍塌及构型的不可逆形变的问题,使瓣叶在干燥状态下能维持纤维结构的原始构象。免除传统生物瓣膜材料需戊二醛等溶液保存、使用前需要长时间反复清洗的限制,可以现场即装即用,满足了临床应用中出现的紧急植入需求。项目构建了一种顺应性强、支撑锚定牢固的新型双喇叭口型抗移位自膨胀支架,克服了国外直筒型瓣架易移位,操作复杂的缺点;通过飞秒激光瓣架加工技术的应用,减少瓣架加工热损伤和缺陷;开发柔性裙边材料,降低瓣周漏发生比例,实现了介入瓣架与血管内壁的高度匹配。微创介入肺动脉瓣膜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项目团队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创的、具有抗钙化及防移位功能的经导管介入自膨式肺动脉瓣膜系统,已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27个临床医学中心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应用,平均随访时间超过2年。该产品的问世,有望造福广大患者群体。该项目在微创介入肺动脉瓣膜系统关键材料及技术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其应用有助于大幅改善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目应用效果好,社会效益显著,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荐申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微创介入自膨式肺动脉瓣膜系统关键材料及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