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7.03
浏览次数: 1226
2020年6月15日-24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牵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西南大学共同完成完成的“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汉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培武,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推广研究员刘友林,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广研究员道金荣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针对西南地区生态类型复杂、光热水资源利用不充分、作物茬口衔接不合理、周年养分运筹不科学、单位耕地生产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以水稻为核心作物,研究了水旱轮作周年高效机理,系统集成了多样性水旱轮作体系并应用于生产,实现了高产绿色高效的目标。查明了水旱轮作体系养分循环规律和周年统筹高效途径。首次系统阐明西南地区5种主要水旱轮作模式旱水转换期和水稻关键生育期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变化特征,明确了周年和年际间土壤养分及作物吸收利用的变化规律和水旱轮作体系生产效能,研制出主要水旱轮作模式周年养分统筹技术,在12个核心示范区化肥N、P2O5减施量分别为3.25 kg/亩、0.90 kg/亩,减施率分别为21.34%、14.25%,实现了化肥减量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兼顾了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研制了适合水旱轮作体系的系列作物品种和轻简化技术。在率先克隆控制株型的关键基因AVB、精细定位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57(t)及2个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du13(t)和du14(t)基础上,开发出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创制了品种选育技术体系和适宜水旱轮作品种筛选技术。创制云油杂11号、云豆459、西大优216等新品种11个,筛选出适宜品种118个。围绕突出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筛选利用绿色投入品6个,研制工厂化育秧等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11项,集成轻简化绿色生产技术16项,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集成了适合不同生态区“优质稻+”水旱轮作周年高效技术体系。以优质稻和周年经济产物能值为基础,旱季配套高产高值经济作物构建了“稻茬蚕豆云豆147免耕规模化种植技术”稻豆模式、“云薯304/云薯902冬季高效生产”稻薯模式、稻茬油菜“菜薹、赏花、蜜源、油用”多功能开发利用模式、大蒜“一种三收”稻蒜周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创建了“水稻-冬马铃薯-鲜食玉米”和“水稻-再生稻-马铃薯”2种新模式,支撑了云南“滇雪”、“子弟”、“七彩泰兴”和“越州豆”4家企业的绿色食品品牌打造,带动了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增产增收。成果的大面积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2018~2019年间,在西南地区总应用面积2067.54万亩,新增产值22.05亿元,节支总额18.15亿元,节本增效总产值40.20亿元;其中,在云南累计应用887.64万亩,节本增效24.30亿元。项目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知识产权。获植物新品种权13项、授权技术发明专利3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件,发布地方标准3项,发表研究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4篇(单篇IF最高达7.3)。该成果查明了西南地区水旱轮作周年高效养分运筹规律,在理论上有新发现;系统集成了适合西南地区不同生态区的水旱轮作周年高效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成果大范围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强力支撑了区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云南省列入2020年国家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创造了技术条件。成果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复杂生态区水旱轮作体系周年养分统筹高效利用技术、从产量和能量等角度阐明水旱轮作体系生产效能等方面具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