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高效三结空间太阳电池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8.04.28

浏览次数: 1925

高效三结空间太阳电池 anli.jpg

  2018年4月2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由中山德华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效三结空间太阳电池”科技成果评价会。评审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技术资料,经质询与讨论,形成了如下评价意见:

  一、 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成果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如下:

  1)新型梯度渐变应力缓冲层;研发的高效三结空间太阳电池采用新型梯度应力渐变缓冲层生长技术,通过采用多层组分渐变的InGaAs材料组成应力渐变缓冲层,将失配位错控制在缓冲层内,有效降低了外延层中的缺陷,保障了中电池和顶电池的晶体质量,从而实现了高效三结太阳电池优良的光电性能。

  2)失配宽带隙隧道结;太阳电池的中顶隧道结选择晶格失配的AlGaAs-C/GaInP-Te作为隧道结,该结构降低了顶电池位错密度,解决了超薄应变层过滤位错,提升了隧道结透光性,增加中电池电流密度,有效降低了盖片后光电转化效率的衰减。

  3)TC/RT双控温生长模式;在外延生长过程中,采用分段TC/RT混合控温模式,同时在内中外温度设置中,采用梯度降温模式,避免了外延片应力下的翘曲问题,最终实现了产品的稳定性控制以及内外圈差异的降低,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

  4)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空间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在AM0、25℃测试条件下,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测试到的光电效率可达32%。

  三、该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的空间电源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阎常峰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林树东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所副教授

  李 军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教授

  简弃非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南俊民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洪瑞江 中山大学教授

  肖方明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所教授

出席嘉宾

  蔡泽强 中山市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席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