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鼻腔鼻窦相关疾病诊疗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3.30

浏览次数: 1071

科技成果鉴定

  2023年3月2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鼻腔鼻窦相关疾病诊疗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该项目在国家基金和省科技计划等10个项目资助下,历时20年,围绕病因机制、手术器械和材料的研发、鼻窦炎的规范化诊疗、开展了系列原创性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病因机制的研究。发现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在复发性鼻息肉中呈高表达,和鼻息肉复发趋势判断呈正相关,可作为随访的客观指标和鼻息肉的药物治疗潜在靶点;发现miR-29b-3p靶向调控MMP-9致α微管蛋白去乙酰化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起重要作用,阐述CRSwNP中上皮功能障碍、上皮间质转化及组织重塑的机制;发现Fas、FasL、Msx2、topoⅡ-α基因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呈高表达,和分期复发密切相关。

  2、首创双侧鼻唇沟皮瓣修复下鼻部大范围组织缺损,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下鼻部缺损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案;系统研究上颌窦三维立体形态与上颌窦发育的关系,提出气化系数可指导术中上颌窦窦口开放大小的选择。

  3、标准诊疗体系的构建。参与制定《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2,上海》、《变应性鼻炎的分类和诊断专家共识(2022,成都)》等8个专家共识或指南。省内率先将鼻内镜外科技术用于慢性鼻-鼻窦炎、垂体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脊液鼻漏等鼻-鼻腔相关疾病的治疗,形成标准化诊疗体系;治疗各类型鼻-鼻窦炎3.5万余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三、项目发表论文40篇,其中 SCI及核心期刊17篇;参与制定8个专家共识或指南;主编专著4部、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41名;主办国家级、省级等继续教育项目24次,培训医护人员1万余人次。该成果在省内外3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国际先进。

专家组成员

  肖春杰 云南大学教授

  孙强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余 宏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晓江 云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白 忠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 乐 昆明市延安医院主任医师

  马 静 昆明市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