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植物活性小分子靶向识别与绿色提取及其水凝胶自组装”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3.30
浏览次数: 1323
2023年3月29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等完成的“植物活性小分子靶向识别与绿色提取及其水凝胶自组装”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成果资料齐全、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植物提取分离过程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活性小分子生物相容性不佳、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云南省科技厅双一流专项等项目,开展心血管保护作用活性小分子结构类似物靶向识别、新型绿色提取技术、小分子水凝胶自组装等研究,取得如下科学发现:
1、建立小分子高通量质谱分析方法,构建了融合氮规则、质量亏损、中性丢失和诊断碎片离子过滤的质谱整合过滤策略,识别出柑橘、葡萄、大黄、茶叶、菖蒲、艾叶等植物中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128个活性潜力小分子。
2、设计出多种新型低共熔溶剂和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创建了活性小分子的提取-分离一体化制备绿色新方法,实现柑橘果皮中多甲氧基黄酮和糖基化黄酮的提取及选择性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双水相提取及原位萃取,柑橘总黄酮提取效率较传统有机溶剂提高了28% - 83%,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效率提高了一倍。
3、首次制备出生物相容性好、活性强、可注射、自缓释大黄酸等小分子自组装水凝胶,开辟了水凝胶制备新来源,为超分子领域天然来源小分子的现代药学医学转化提供了新方向。建立了小分子水凝胶原位实时成像与超软电离质谱分析表征技术,揭示了微米级尺度准宏观层面和分子水平小分子水凝胶成胶机制,突破了小分子水凝胶制备难以大范围推广的瓶颈。
累计发表32篇学术论文,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中有7篇为相关领域top期刊论文,累计影响因子68.709,他引503篇次;20篇核心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37.394,他引736篇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得到了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正面评述,在本领域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项目主要完成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2名。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植物活性小分子靶向识别与水凝胶自组装方面创新性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王家强 云南大学教授
郭俊明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李干鹏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杨靖华 云南大学教授
李维莉 昆明学院教授
谢生明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邱明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