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高浓度有机废水仿生光催化处理关键技术与模块化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3.05.04

浏览次数: 935

科技成果评价

  2023年4月1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云南大学牵头完成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仿生光催化处理关键技术与模块化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成果资料齐全规范、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针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化学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运行稳定性差的难题和光催化技术在水处理应用研究进展缓慢,难以规模化实际应用的局限,依托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产业化培育及相关企业委托等项目,直面云南省八个千亿级优势产业中的环保及新材料等产业中的环保技术服务、环保材料及装备产业等建设的重大需求,历时20余年,研制出仿生光催化材料与原位再生方法、新型光催化水处理关键技术及系列处理工艺,设计制造出成套模块化装备,并实现了工程示范及推广应用,取得如下技术发明:

  1、 建立了可复制生物模板结构与功能的仿生光催化剂及高活性羟基磷酸氧铋等系列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发明了涂覆型和填充型仿生光催化剂负载方法及原位再生工程技术,提升了光催化剂的可重复利用性并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突破了光催化水处理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瓶颈;

  2、 原创性地研发出仿生光催化规模化水处理的上布流、内扩散和平推流模块化撬装设备,实现了多相光催化反应工程与控制中多通道光源、物料、反应条件的分步集成式设计、控制和连续运行,有效提升了光与催化剂的利用效率,解决了多相光催化反应工程与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仿生光催化水处理放大及规模化应用提供了装备保障;

  3、 发明了集仿生光催化剂、气液固三相分离、反应尾气处理多功能于一体的处理成份复杂、含盐量高、有机物浓度高的难处理废水新工艺。实现了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应用领域从低浓度(COD≤200 mg‧L-1)到超高浓度(COD≥1000 mg‧L-1)的跨越;

  4、 发明了非平衡态光催化错流喷射式高氨氮(氨氮≥500 mg‧L-1)污水处理新工艺:通过错流喷射使废水在反应器中形成非平衡态泡沫层,有效提高了光源利用率,增加仿生光催化剂和污水的反应接触面积,加速氨氮的转化去除速率,实现了仿生光催化技术在高浓度氨氮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三、成果已在煤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废水处理实现了工程化应用并在高氨氮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等领域得到推广,已建成各种污水处理装置24套,累计处理污水3624万吨,累积削减 COD1.5万吨,削减氨氮889吨。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累计达到1.3亿元, 为企业降本节支330万元,新增利润2272万元。

  四、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出版国际英文学术专著1章;获省主要领导批示1次;发表SCI论文7篇,他引79次;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计划云岭学者1名、青年人才2名。以光催化研究成果为核心,云南水环境产业研究院入选云南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被认定为国家光电子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云南省工业废水光催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特殊污染物光催化处理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绿色褐煤能源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水污染光催化治理技术创新团队和云南省高校水污染治理化学科技创新团队。

  综上所述,评定委员会认为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仿生光催化水处理模块化装备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潘学军 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

  郝淑美 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卢云涛 云南省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任 梵 云南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伍 星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田森林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云根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