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7.12.10
浏览次数: 1376
2017年12月9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船级社和韶关市中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海洋平台升降锁紧系统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浚,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李建友,美国水下工程技术公司总经理黄培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恩,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高学山,新兴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工研究院院长冯岗等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海洋平台是海洋油气等战略资源开采必不可少的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高端装备,升降锁紧系统是自升式平台的关键核心系统。项目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升降锁紧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海洋平台核心设备的国产化,为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支撑。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浮式承载和双球铰承载的结构形式,突破了海洋平台桩腿锁紧与承载结构以及快速解锁等关键技术,设计研发了动态负荷转移装置,可大幅降低恶劣海况和平台载荷等对平台的震动和冲击。发明了一种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微合金铌强化材料,突破大模数重载爬升齿轮的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具有高强度、抗低温冲击、高耐磨等特性,解决了大型海洋平台升降过程齿轮应力及疲劳引起材料断裂的难题。提出一种新型齿轮型面啮合曲线,突破了低速大扭矩减速器的关键技术,可实现大传动比减速,使行星轮接触载荷分布均匀,显著降低了齿轮的磨损度。提出一种电液组合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突破了液压连续升降的结构设计、全系统监测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液压插销式连续升降功能。提出一种抗风暴型式检验方式,研发了陆基大型台架试验设备,与传统的国际检验方式相比,增加了全性能、全寿命周期的检测,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检验数据支撑。该项目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很大,创新性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锁紧系统的浮式结构设计、微合金铌强化材料技术和齿轮型面啮合曲线设计居国际领先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海洋平台升降锁紧系统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