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评价

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评价结论的“可追溯、可查询”

河北地质大学等单位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06.08

浏览次数: 758

河北地质大学.jpg

  2020年6月5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北京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河北地质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共同完成的“农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此次成果评价专家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海启,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姜小光,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阎广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张军海,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彦俊,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钱永刚等专家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围绕节水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目前农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的瓶颈问题,项目方提出了利用多种卫星观测数据直接反演高精度地表温度的新方法,创建了高时空分辨率土壤水分和地表蒸散发全天候反演技术,研发了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系统,实现了不同作物生育期土壤墒情的动态监测,为农业“因需配水”的水资源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提出了高精度地表温度反演的多光谱星载传感器通道配置方案,创立了利用卫星观测数据直接反演高精度地表温度的新方法,摆脱了现有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对大气参数或地表发射率等先验知识的依赖,成功地将热红外地表温度遥感反演误差控制在1K以内,有力支撑了以地表温度为主要信息源的土壤墒情关键参数的遥感定量反演;发展了热红外与被动微波协同的高空间分辨率土壤水分全天候反演技术以及联合遥感与气象数据的地表蒸散发全天候反演技术,解决了已有热红外遥感方法因受云影响导致反演结果时空不连续的问题,土壤水分与地表蒸散发反演精度提升25%以上,实现了大范围时空连续土壤水分与地表蒸散发的准确获取,为农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奠定了基础;创建了针对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墒情判别技术,研发了基于土壤水分与蒸散发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系统,提供了不同作物生长期墒情时空动态监测及作物需水量决策支持服务。项目面向农业资源环境与遥感的行业需求,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原创性,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热红外地表温度、全天候土壤湿度和蒸散发反演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各级水土资源管理、耕地保护与农技推广部门,为现代农业精准管理提供了有效方法,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农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报告查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11号万柳亿城中心C座裙楼3A层。

ma1 关注微信
ma2 关注微博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

Copyright © 2022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京ICP备17020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