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磷脂酶C的高效生产与脱胶应用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1.05.11
浏览次数: 789
2021年5月8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的“磷脂酶C的高效生产与脱胶应用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1.项目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项目针对我国油脂精炼领域酶法脱胶工艺的实际技术需求,研发了两种微生物磷脂酶C的生产及脱胶应用技术,主要创新点如下:
1)开发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泰瑞斯梭孢壳霉(Thielavia terrestris)来源新型磷脂酶C TtPLC,该酶与同源磷脂酶C序列最高同源性仅为33%,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5℃和pH 6.5;高密度发酵产酶活力达到98970 U/mL,为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磷脂酶C的最高水平。
2)开发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来源新型碱性磷脂酶C AoPLC,该酶与同源磷脂酶C序列最高同源性仅为32.5%,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pH 8.0,筛选了最适的共表达分子伴侣PDI,进而高密度发酵酶活力达82782 U/mL。
3)两种磷脂酶C在毛油脱胶中均显示出良好应用效果:泰瑞斯梭孢壳霉来源磷脂酶C TtPLC在大豆毛油脱胶过程中将磷含量由135.4 mg/kg降低到7.9 mg/kg,在玉米胚芽油脱胶过程中将磷含量由102.7 mg/kg 降低至24.0 mg/kg;米曲霉来源磷脂酶C AoPLC在大豆毛油脱胶过程中将磷含量由135.4 mg/kg降低到8.6 mg/kg,在葵花籽油脱胶过程中将磷含量从55.8 mg/kg降至8.2 mg/kg。
3.项目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目前相关技术已完成中试,正处于积极推广应用阶段,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组成员
李秀婷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辛凤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
王 岚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倪 辉 集美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孙剑锋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