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戊型肝炎病毒跨种间传播及致病机制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4.16
浏览次数: 1312
2019年4月1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昆明理工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完成的“戊型肝炎病毒跨种间传播及致病机制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方提供的资料,听取了技术总结报告,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1.项目成果资料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2.该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重点项目的资助下,自2011年起,围绕HEV病毒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跨种传播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利用HEV动物模型和流行病学研究,首次发现奶牛HEV能通过乳汁感染恒河猴,并建立了相应的恒河猴、树鼩模型,提示奶牛作为HEV的新宿主和重要的感染源之一。该研究结果2018年被欧洲肝病研究协会(EASL)列入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实践指南。
(2)证明猪HEV能跨种间传播感染恒河猴和小鼠,持续感染期长达3年和40周。首次阐明了病毒基因组突变是导致HEV持续性感染的机制。
(3)首次发现恒河猴感染HEV后尿液持续排毒3年,并造成肾脏肾小球炎性损伤。
(4)揭示HEV通过调控宿主天然免疫抗病毒系统。发现HEV编码的miR-A6可以显著诱导SIRP-α的表达,抑制IRF3的磷酸化,抑制IFN-β的表达,敲除SIRP-α表达后,A6对IRF3的磷酸化和IFN-β的表达的抑制能力明显降低。ORF3蛋白可以诱导SIRP-α的表达,并且可以与其相互作用,有效抑制细胞内IRF3的磷酸化,抑制IFN-β的表达。
(5)孕期雌激素/孕激素促进HEV复制,导致孕期不良妊娠结局。阐明了妊娠晚期异常升高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促进HEV的复制,HEV感染后抑制雌激素信号通路,抑制PI3K信号通路,促进HEV复制。
3.该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代表性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59.89,被引用80次。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成果在HEV跨种传播和模型建立方面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专家组成员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
潘兴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主任医师
宝福凯 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李华春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
岳 伟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副教授
侯宗柳 昆明市延安医院主任、研究员
崔 毅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研究员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