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全国第一家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多星系统和单星的恒星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19.04.16
浏览次数: 1650
2019年4月16日,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在昆明召开了由大理大学、楚雄师范学院完成的“多星系统和单星的恒星特征参数确定方法研究”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专家组审阅了项目技术资料,听取了成果汇报,经质询、答疑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本项目属于恒星物理领域的前沿课题研究。恒星特征参数确定在天体物理研究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当前天文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工具之一。本项目通过建立新的星族理论模型和完善恒星演化计算方法,开展相应的数值模拟和观测验证,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提出了双星紫外-可见光能谱拟合的方法,解决了恒星星族的恒星特征参数确定的准确性的难题。经过大量数值模拟实验,在考虑双星演化的前提下系统阐明了恒星自转、恒星年龄弥散等因素的影响,并应用于星团的实际观测数据分析,该方法得到了观测结果的检验,相关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好评。
2.基于斯隆数字巡天中大量星系的测光数据,提出了通过第一主成分区分星系的新分类方法,拟合出估算恒星年龄和恒星质量的公式,得到了星系基本物理参数的重要结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3.通过理论计算白矮星化学丰度轮廓,综合分析长时序、高精度测光数据,系统的提高了恒星参数及振动模式证认的准确性,为白矮星的星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三、该成果的8篇代表性SCI论文总影响因子45.033、总引次数30次、其中SCI他引11次;成果完成人在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10余次、大会特邀报告1次,担任科学委员会成员和主席组织国际会议1次。
综上所述,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处于同领域研究的领先地位,获得了国际同行广泛认可。
专家组成员
韩占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
邓李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林 隽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毕少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梁红飞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姜泽军 云南大学教授
张 雄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11-6062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和平西路60号院1号楼16层。